巷陌︱十八甫
巷陌︱十八甫

巷陌︱十八甫

 

 

巷陌︱十八甫插图

 

浮田果基在水一方
 
宋代,广州城西河流网布,滩涂遍地。坊人依水而居,架浮田筑基围,夏种通菜冬种芹,“撑舟直上浮田去,为采仙人绿玉蔬”。荔枝龙眼柑橙桑,果树植于基,基下为池蓄鱼,筏排随波,摇芳映畦。 

巷陌︱十八甫插图1

水边基田野趣浓,古代想象图
(图片源于网络)
 
基围以居民姓氏命名,陈基、黎基、冼基、曹基……今冼基西、冼基东、曹基直街等街名由此而来。明万历年间,冼基是江西布政司参政懋章公故居,族人两三百。

巷陌︱十八甫插图2

巷陌︱十八甫插图3

曹基直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4

曹基七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5

曹基十一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6

巷陌︱十八甫插图7

冼基东

 

巷陌︱十八甫插图8

巷陌︱十八甫插图9

冼基西

 

广州古城西南,河水弯又弯,绕城达珠江;埗头散又多,一至十九埗。东西濠皆前明运粮故道,西濠右达四五里。嘉靖五年(1526),顺德梁文康公储浚西份濠,濠面七丈有奇,上有望海楼。建达观桥,又名“大观”。十八甫北有德兴桥,十八甫南有大观桥,皆入西关八桥之列。

巷陌︱十八甫插图10

清时广州河涌

梁文康浚西濠达蚬子步,是西濠的出海处。蚬子步码头海通狮子国,蕃舶凑集、宝货丛聚,有中国之所无。

巷陌︱十八甫插图11

珠江风情 1858年,英国画刊“ILLUSTRATED TIMES”刊载铜版画,描绘珠江船民的生活以及江中的城堡

 
明永乐三年(1405),蚬子步码头建成招待贡使的怀远驿,是广州最早的国宾馆。明代中国对外贸易只能以朝贡形式开展,使得接待外商贡使成为必然。

巷陌︱十八甫插图12

古时珠江上的船舶

贡使在广州上岸后,进京朝贡者唯少数,随行人员在怀远驿住宿等候。明代广州是全国最大的口岸,怀远驿客房达120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巷陌︱十八甫插图13

明怀远驿

明中叶,怀远驿渐远码头继而荒废。康熙年,十三行设十三夷馆取替之。怀远驿变成了闹市中的一条深巷——十八甫扬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14

杨巷路

 

巷陌︱十八甫插图15

巷陌︱十八甫插图16

巷陌︱十八甫插图17

巷陌︱十八甫插图18

巷陌︱十八甫插图19

怀远驿

 

西山南第一津,津上高堤高于陆地平房,一带炊烟,红尘杂沓。清初两王兵临城下,谋占有利战略地形,强攻城门。自西城墙外第一津(第一甫)始一路杀戮,誓要把广州西翼城杀个片甲不留。可谓杀人“冇谱冇阴公”。

巷陌︱十八甫插图20

西华路第一津,第一甫由此起

传说有测隐之心者报告,广州从第一甫到十八甫就到头了,杀人是岸方告终,自此“甫”谐音代“埗”。口口相传,“甫”“埗”难寻因果,“甫”之地确又曾作埗头。

巷陌︱十八甫插图21

巷陌︱十八甫插图22

巷陌︱十八甫插图23

巷陌︱十八甫插图24

巷陌︱十八甫插图25

十八甫路

 

冼基参政冼公子孙仅一人在屠城中逃生返顺德。相传冼基土地神最灵,坊人以为冼族死难名存实亡,遂改冼基石额“跃龙里”,是夜鬼哭狼嚎,响彻大街。坊人旋即撤回冼基门匾。

巷陌︱十八甫插图26

巷陌︱十八甫插图27

巷陌︱十八甫插图28

冼基东

 

巷陌︱十八甫插图29

巷陌︱十八甫插图30

冼基西

 

清时琼花庙祭华光的梨园子弟仍着明服,紧记反清复明的祖训。
 
 
水神火神难敌天灾
    
明万历18年(1590),广州十八甫建有琼花庙。天上琼花九月结红果献天妃,凡间农历九月二十八华光诞。水绕广州城故宜祀水神,然南方属五行中的火,又祀火神琼花神。乡人事黑帝天妃祈水泽,事赤帝华光消火灾。黑帝北帝司水之源;赤帝华光司水之流,专司南海。广州琼花庙多聚粤剧艺人,却不独粤剧艺人拜华光。

巷陌︱十八甫插图31

琼花图(图片源于网络)

 

缸瓦里旧有华光神庙,俗与琼花庙类同。缸瓦里又名“斜通复古前”,河水迤逦西南去,古榕岸边双社名“中和”、“祈年”。

巷陌︱十八甫插图32

巷陌︱十八甫插图33

巷陌︱十八甫插图34

巷陌︱十八甫插图35

光雅里原名缸瓦里

西关栏口药材杂木积货混杂,极易烛融。道光二年(1822),西关第七甫饼铺起火,海边巨风起,分四五路火势愈烈,殃及打铜街、杉木栏。两广总督阮元立城头仰天祈拜,然泪下。

巷陌︱十八甫插图36

巷陌︱十八甫插图37

巷陌︱十八甫插图38

杉木栏路

光绪四年(1878)夏四月,西关河面突起龙卷风,覆船百艘,杉木栏至顺母桥间塌屋1500余。

巷陌︱十八甫插图39

巷陌︱十八甫插图40

巷陌︱十八甫插图41

杉木栏路

1912年冬,新豆栏存德堂药材焙药失火,正西北风起,火种乘风飞过河南,烧至洪德大街、大基头,火势之大轰动省港澳。

巷陌︱十八甫插图42

十三行路,新豆栏旧地

西濠本如丁字,与玉带河相连,后于西水关之右南流,所经普济桥、回澜桥水口达珠江。因故十四甫码头塞断而成旱桥。明清年间,大观河淤塞是老大难问题,春夏大水扰民难安,官府行商轮番出巨资、计谋以对。清时重浚西濠,自馨兰里始,濠水接柳波涌约四百丈。

巷陌︱十八甫插图43

西濠旧貌

治得火患又水患,难怪西关一带民风尚拜南海神、琼花、华光,寄望于神灵保佑。

巷陌︱十八甫插图44

扬州琼花(图片源于网络)

 
豆栏木栏报馆医馆
 
道光十九年(1839),陈淡浦于豆栏上街创陈联泰机器作坊。光绪二年(1876),陈濂川、陈桃川兄弟把父亲创建的机器作坊迁址十八甫,发展成仿制小火轮的机器厂,曾制造7艘小轮船,可航行于珠江下游深入航道。

巷陌︱十八甫插图45

巷陌︱十八甫插图46

巷陌︱十八甫插图47

巷陌︱十八甫插图48

巷陌︱十八甫插图49

巷陌︱十八甫插图50

十八甫南 

同冶十年(1871),爱育善堂创办于十七甫大街(今十八甫),由钟平、陈次以白银3.8万两购得潘仕成故宅为堂址,是省内第一间善堂。

巷陌︱十八甫插图51

十七甫南

 

巷陌︱十八甫插图52

爱育西街

 

清末民初,陈竹君在十八甫102号创广州奇和堂药局,黎元洪书药局牌匾,孙中山书”乐善好施“赠字,堂址亦为原潘宅的一部份。陈竹君的父亲是晚清创国内第一家资本主义企业继昌隆缫丝厂的陈启沅陈竹君是大慈善家,药局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支持崇正善堂。爱育善堂、崇正善堂居晚清九大善堂之列,对广州城市建设和政治事件的推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巷陌︱十八甫插图53

巷陌︱十八甫插图54

巷陌︱十八甫插图55

十八甫路

旧时广州西关巷陌多“洞洞佬”,手打长鼓“洞洞”响,穿街走巷,街头号脉,开偏方治奇难杂症。清末广州开设医馆行医的中西医,聚十八甫一带,冼基渐成中医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56

洋人笔下的广州:1858年,正在抽水烟的街头中医

 

巷陌︱十八甫插图57

昔日广州街头卖中草药的药摊

 

光绪十二年(1886),孙中山在广州南华医学堂学医,次年转往香港学医。光绪十九年(1893)春,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医术精湛,受葡籍医生排挤,以行医执照设限。

巷陌︱十八甫插图58

南华医学堂创办人之一嘉约翰医生和职员合影 

孙中山转赴广州行医,在西关冼基东创设东西药局,陈少白帮忙打理药局。今冼基西33号之一至之三、冼基东15号,均疑为东西药局旧址。

巷陌︱十八甫插图59

冼基西33号之一,坊间相传是东西药局旧址
 
孙中山在东西药局行医,十点至十二点是赠诊时间,不收分文,以惠贫民;午后起行外出诊病。东西药局所售西药有发冷丸、癣皮肤水、拔毒生肌膏、立止牙痛水等,包装纸印有“孙逸仙博士监制”字样。孙逸仙是孙中山当医生时的专用名。

巷陌︱十八甫插图60

东西药局广告

1835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伯驾在广州西关新豆栏街开办眼科医局,址在今十八甫,是博济医院的前身。今长堤孙逸仙医院址,曾先后是孙中山学医的南华医学堂、博济医院。

巷陌︱十八甫插图61

1936年创办的孙逸仙博士医学院

 

20世纪20年代,十八甫一带药社、药行、药厂不下数百间:十八甫谭仁寿堂、奇和堂,浆栏路黄中璜中药厂、张安昌中药厂、广芝馆、瑞草堂……中草药向中成药发展,药行细分生药行、熟药行、参茸行、丸散行、薄荷如意油行。  

巷陌︱十八甫插图62

旧时广州街头的中药铺

 
药行各出灵丹妙药:十八甫光和药社熊胆油、黄祥华如意油、黄贞庵疮科膏,杉木栏桔花仙馆紫雪丹、卢畅修堂安胎丸、万灵药厂正金油,杨巷潘人和药酒厂毛鸡酒、药业繁荣,济世救人。香港有名的余仁生、保心安,是当年杉木栏的药社。
    巷陌︱十八甫插图63
老广州巷陌抬头尽是药品招牌广告
 

抗日战争炮火洗劫下的广州城,冼基中医街也在此间一度闭门萧条。抗战胜利后,医生们还乡恢复诊务,医生街移至和平西路,各类医馆招牌林立,内外科、儿科、眼科、疮科……医生街以中医为多,庄省躬、朱国项、徐国祉、林国铭、区少章等一代名医结邻比庐。谢培初、刘赤选等名医居住在冼基深巷内的小洋楼。

巷陌︱十八甫插图64

巷陌︱十八甫插图65

巷陌︱十八甫插图66

冼基东 

 

巷陌︱十八甫插图67

巷陌︱十八甫插图68

和平西路

西关码头水岸市比如栉,水陆货运便利,食材杂货一应俱全。广州凡食物所聚皆名“栏”,小贩从栏中买进货物,相当于当今的批发货行。豆栏街卖豆,菜栏街卖菜,浆栏路卖船浆,光雅里卖缸瓦,杉木栏卖杉木。清末杉木每支估银三分,相比较每把估银一分的大葵扇相当价廉。

巷陌︱十八甫插图69

巷陌︱十八甫插图70

巷陌︱十八甫插图71

巷陌︱十八甫插图72

菜栏东横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73

柴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74

巷陌︱十八甫插图75

光雅里

 

栏口是一个小江湖,栏口买卖还价各有隐语。木栏买卖双方打手势如哑语,杉木进出货行均由撑排工捆绑成筏,随水飘运。药行则嘈闭闭,伙计把捣药罐敲得当当响,有客无客总是很忙。

巷陌︱十八甫插图76

巷陌︱十八甫插图77

巷陌︱十八甫插图78

皮栏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79

巷陌︱十八甫插图80

桨栏路
 
鸦片战争后,沙基谷埠一带成为花街柳巷。以“留觞”为首的花酌酒家在陈塘一带花开几朵,所谓花酌酒家实即风月场所。“留觞”址即今市中医医院址。“永春园”址后来变身省外贸招待所。

巷陌︱十八甫插图81

柳桥古道

 

巷陌︱十八甫插图82

巷陌︱十八甫插图83

沙基西后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84

官埠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85

调源上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86

巷陌︱十八甫插图87

巷陌︱十八甫插图88

调源下街

 

清末民初,十八甫报馆林立。光绪年,《时事画报》报社在十八甫16号,是广东省最早的画报。《时事画报》知识份子与西方文化界往来密切,常组织报业以外的画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巷陌︱十八甫插图89

十八甫《时事画报》社址

 

巷陌︱十八甫插图90

《时事画报》在香港皇后大道举办美术展,展出高剑夫画作、磁品,河南女工绣品等

 

宣传维新思想的《岭学报》、《岭海报》等亦设社址于十八甫。《岭学报》自称“凡有西学西政,皆考其源流,详其得失”,创刊初期,广东学政司曾通知下属部门购阅。《岭海报》曾因登载义和团打败八国联军的消息,被当局查封。辛亥革命前后,《国民报》、《羊城日报》、《时敏报》、《中原报》报社均设于十八甫。当局扼制民主革命的声音,封报快创刊也快,报业辗转打游击。1908年成立“广州报界公会”,凡政治社会重大问题,由公会统一制定宣传材料,会址设于十八甫《国民报》旧址。

巷陌︱十八甫插图91

光雅里《赏奇画报》社址

巷陌︱十八甫插图92

十八甫新街阅书报处

 

 

    埗头生陆闹市繁华
    
民国初,缸瓦里成为冠婚丧祭一条街,旧时红白二事皆大阵仗,僧尼喃呒、烛酒供亭、鼓乐导前。俗语“死人灯笼报大数”,蓝灯笼和花圈越多,仪仗队越隆重,逝者寿数越大。所费之侈,仪仗行业倒是风生水起,衍生出缸瓦里丐帮哭丧,雇纸工做阳宅等行当。

巷陌︱十八甫插图93

巷陌︱十八甫插图94

巷陌︱十八甫插图95

巷陌︱十八甫插图96

巷陌︱十八甫插图97

光雅里

红白喜事所需的年节、祭祀食品:冬果油器、寿桃包大发糕、喜糖礼饼干等均在临江的茶果档售卖经营。

巷陌︱十八甫插图98

河傍路

 

巷陌︱十八甫插图99

巷陌︱十八甫插图100

巷陌︱十八甫插图101

巷陌︱十八甫插图102

巷陌︱十八甫插图103

十八甫北 

民国年间,茶果店的生意逐渐被茶楼兼营所取替。十八甫茶居茶室古色古香,多聚粤剧艺人。中秋佳节,一众茶楼华灯高悬,彩屏画转,“嫦娥奔月”“仙女散花”“八仙过海”走马灯转,茶香四溢,粤韵风情袅袅。十八甫龙泉茶室、山泉茶室、美香居、富隆茶居等较有名,富隆后来改为怡心茶楼。

巷陌︱十八甫插图104

中秋佳节月饼上市(民国《良友》杂志)

民国初,易剑泉、梁以忠等先后组建庆云音乐社、素社音乐社,易剑泉以“骨子腔”成名。三、四十年代,高胡“潇洒派“代表梁以忠在十八甫开办华南音乐茶座,夫妻对唱,同心同德。

巷陌︱十八甫插图105

歌伶茶市
 
民国年间,酒楼业日益生意兴隆,兼并茶室功能。十八甫玉波酒家、新玉波酒家,十八甫北大世界酒家、茶香室酒家、同源酒家合记、华园饭店,十八甫中天然酒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同路福馨茶楼,以大肉面著称,后改为大肴馆,再后来改为新群旅店。十八甫西士丹顿冰室开风气之先河,十八甫工栈粥店坊间有名。

巷陌︱十八甫插图106

巷陌︱十八甫插图107

巷陌︱十八甫插图108

巷陌︱十八甫插图109

十八甫西

十八甫是广州当时最热闹和开放的区域之一。十八甫中安安公司奇货可居,富善西街口容芳影楼坊间有名。十八甫真光公司由潘步云创建,与城内、城外大新,先施公司并驾齐驱,合称四大公司。

巷陌︱十八甫插图110

巷陌︱十八甫插图111

巷陌︱十八甫插图112

巷陌︱十八甫插图113

巷陌︱十八甫插图114

富善西街

 

夕阳未收电灯初亮,仕女在长堤十八甫联翩夜游。当时妇女逛街被视为自由女神,流氓尾随其后言语调戏。画报以“自由取辱”讥讽:“登徒子流如蚁附膻,如蝇逐臭,风俗之忧”,倡以法律禁足妇女。不治流氓治女流,所谓风俗之忧,封建老夫子作祟,十八甫新潮气象可见一斑。  

巷陌︱十八甫插图115

巷陌︱十八甫插图116

反正以来,傍晚时分女界在长堤十八甫夜游。男子讥笑围观。《时事画报》)

1938年国民党军从广州撤退前,一把熊熊烈火,把十七甫、十八甫、杉木栏、西堤二马路、十三行路等处烧成一片废墟。

巷陌︱十八甫插图117

巷陌︱十八甫插图118

巷陌︱十八甫插图119

巷陌︱十八甫插图120

巷陌︱十八甫插图121

十八甫南

1941年汪伪政府在十七甫、十八甫修复了部份民房,真光公司重修后改为华南酒家。华南酒家旧址即今广宇大厦。1945年抗战后经济复苏,长堤旅馆客栈爆满。东堤至黄沙河面出现旅客的客艇,可住6人的为一级客艇;住2-3人的为二级客艇,夏季生意最为畅旺。

巷陌︱十八甫插图122

巷陌︱十八甫插图123

桂棠新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24

柴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125

福安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26

富善三巷

 

 

春风拂槛又忆故人
    

今和平西路,原是毓秀坊、荣华西等巷陌纵横之地,20世纪30年代扩路时初名拱日西路。抗战时期改名抗日西路,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和平西路。

巷陌︱十八甫插图127

巷陌︱十八甫插图128

巷陌︱十八甫插图129

巷陌︱十八甫插图130

巷陌︱十八甫插图131

十八甫南

 

巷陌︱十八甫插图132

巷陌︱十八甫插图133

荣华西街

 

1957年,和平路医馆合并入和平西路23号清平卫生院,转集体所有制。和平路名老中医陆续进入国家医疗机构诊病。“文革”期间和平西路曾改名战斗路,“战斗”的年代过去后复名“和平”。和平西路旧有广东制药厂,市医药公司,可谓一条有医缘的路。

巷陌︱十八甫插图134

巷陌︱十八甫插图135

巷陌︱十八甫插图136

巷陌︱十八甫插图137

和平西路

旧时中药铺门前必挂葫芦,内存药丸,“悬壶济世”由此而来。如今私人医馆几近消失,和平西路售卖葫芦的小店,传递着民间祛病安康的向往。和平西路尚有数间速冻食品货行,仿佛定格着此地曾经栏口的缩影。

巷陌︱十八甫插图138

巷陌︱十八甫插图139

巷陌︱十八甫插图140

巷陌︱十八甫插图141

和平西路

 

缸瓦里改名光雅里,毓秀坊消失,康王路建设大工程,一众巷陌被大马路吞噬。冼基西、怀远驿、瑞兴横、爱育西街等九曲十八弯的深巷被截短了。留下来的老屋,大部分变成了仓库,只有半数本地居民。

巷陌︱十八甫插图142

巷陌︱十八甫插图143

巷陌︱十八甫插图144

瑞兴横
 

巷陌︱十八甫插图145

西兴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46

巷陌︱十八甫插图147

巷陌︱十八甫插图148

巷陌︱十八甫插图149

十八甫新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50

巷陌︱十八甫插图151

巷陌︱十八甫插图152

怀远驿 

 

十八甫依旧马路狭窄、人行道浅窄,驻立在十字路口等候过马路,其实更象几步之遥的街口。老街坊笑称,“一个立定跳远就能跳过对面马路。”记忆深处的窄马路、青石板巷陌,如旧,似是,故人来。

巷陌︱十八甫插图153

十八甫北

 

巷陌︱十八甫插图154

巷陌︱十八甫插图155

巷陌︱十八甫插图156

巷陌︱十八甫插图157

巷陌︱十八甫插图158

巷陌︱十八甫插图159

十八甫南

 

巷陌︱十八甫插图160

巷陌︱十八甫插图161

巷陌︱十八甫插图162

十八甫路

 

俗尘渺渺
天意茫茫
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
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

巷陌︱十八甫插图163

巷陌︱十八甫插图164

十八甫北
 

巷陌︱十八甫插图165

曹基五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166

巷陌︱十八甫插图167

巷陌︱十八甫插图168

福安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69

菜栏东横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70

巷陌︱十八甫插图171

巷陌︱十八甫插图172

巷陌︱十八甫插图173

曹基直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74

巷陌︱十八甫插图175

巷陌︱十八甫插图176

十八甫西

常说“西关小姐东山少爷”,实则西关东山各有不同阶层的民众。西关有住洋楼也有住平房;有裙屐生姿的娇矜小姐,也有大襟衫赤脚走麻石街的平民少女。

巷陌︱十八甫插图177

十八甫新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78

菜栏东横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79

巷陌︱十八甫插图180

巷陌︱十八甫插图181

冼基西 

 

巷陌︱十八甫插图182

巷陌︱十八甫插图183

富善二巷

 

妈妈在十八甫长大,十坪米的瓦顶公房住着六兄妹。公公当厨师,婆婆糊纸盒、卖鸡仔、吃药渣,省吃简用,帮补家用,硬是把一屋孩子一个个抚养成才。老房子对面是老中医住的小洋楼,富户人家常招呼几姊妹食糖水、椰子炖鸡。拜七姐时,台阶洒满油柑子等小零食,孩子们捡来吃得开心。

巷陌︱十八甫插图184

桨栏路

 

巷陌︱十八甫插图185

巷陌︱十八甫插图186

桂棠新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187

 

巷陌︱十八甫插图188

巷陌︱十八甫插图189

冼基西

 

巷陌︱十八甫插图190

巷陌︱十八甫插图191

巷陌︱十八甫插图192

曹基直街

 

小时候,每年春节到冼基西,同公公婆婆拜年。欠着身穿过窄窄的人行道,小巷里铺着炮仗碎,婆婆在老房子做好正方形的年糕等我们。白色米糕中间印红印,象日本国旗。屋里的孩子长大了,各自成家立室,开枝散叶,儿孙满堂。生活越过越好,可是婆婆却很早就离开了我们。   

巷陌︱十八甫插图193

巷陌︱十八甫插图194

巷陌︱十八甫插图195

巷陌︱十八甫插图196

巷陌︱十八甫插图197

巷陌︱十八甫插图198

冼基西

 

从翩翩少年到耄耋之年,几姊妹约好回旧居走一圈,这个街口以前有更楼这间平房以前是染房,细个读书的小学消失了……我在老屋门前给她们合影。婆婆们担心,门前倚着的老树大得快要把老房子压倒。我却望着黑黝黝的瓦背顶,想起了哪本古书中提到的:瓦檐水,可做药引……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巷陌︱十八甫插图199

巷陌︱十八甫插图200

居安更楼

 

巷陌︱十八甫插图201

巷陌︱十八甫插图202

巷陌︱十八甫插图203

巷陌︱十八甫插图204

冼基西 

巷陌︱十八甫插图205

十八甫南

 

巷陌︱十八甫插图206

杉木栏 

 

巷陌︱十八甫插图207

巷陌︱十八甫插图208

瑞兴横

 

巷陌︱十八甫插图209

荣华西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210

富善二巷

 

巷陌︱十八甫插图211

福安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212

曹基直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213

菜栏东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214

十八甫新街 

 

巷陌︱十八甫插图215

万钟西 

 

巷陌︱十八甫插图216

冼基西

 

end 

 

 

Visits: 27

发表回复